近年來,舊社區(qū)改造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。很多老社區(qū),大多無法跟上時代的發(fā)展,結構承載力抗震性能不足,配套設施不均勻,違章建設嚴重,停車位不足,這一系列問題也直接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(zhì)量,老舊社區(qū)建筑服務年齡在大多在20年以上,相關設計標準低,材料強度低,整體性不足,施工方法混亂,布局不合理,房屋密度高,數(shù)據(jù)不完整,房屋鑒定加固處理相對困難,因此結構加固應成為改造的首要任務。調(diào)查顯示,舊社區(qū)的結構問題主要是:
1)基礎沉降不均勻,變形,基礎開裂。
2)墻體傾斜變形、局部破壞、開裂錯位、節(jié)點連接失效。
3)混凝土構件承載力不足、開裂、鋼筋腐蝕、抗震性能不足等。不同的結構問題應采用不同的加固方法。
加固基礎。
1)裂損基礎灌漿加固適用范圍:機械損傷、基礎沉降不均勻、凍脹或其他非負荷原因引起的基礎開裂或損壞。方法:灌漿法(灌漿法),適用于潮濕環(huán)境的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,灌漿壓力一般為0.4~0.6MPa。
2)基礎承載力加固適用范圍:設計錯誤或功能變化增加荷載,導致基礎結構承載力不足。方法:條形基礎肋梁加固、柱基肋梁加固、條形基礎腋窩加固。
3)增加基礎底面積法的適用范圍:現(xiàn)有建筑的基礎承載力或基礎底面尺寸不符合規(guī)范要求。方法:獨立基礎改為條形基礎,條形基礎改為十字正交條形基礎,條形基礎改為筏形基礎。加固結構構件。在建筑結構中,承載構件主要是梁、板、柱、墻等。除建筑整體結構不足外,還主要表現(xiàn)為單個結構構件承載力不足。根據(jù)構件的類型、截面形式、位置和應力情況,需要合理選擇加固方法。
房屋鑒定結構構件的主要加固方法有:粘貼鋼板加固法、外粘鋼加固法、粘貼碳纖維復合加固法、增加截面加固法、繞線加固法、預應力加固法、替代混凝土加固法、鋼絞線網(wǎng)-砂漿加固法等。結構抗震加固??拐鸺庸讨饕翘岣呓ㄖY構的整體抗震強度和變形能力。
1)增加構件加固法,增加剪力墻、柱、圈梁等混凝土構件,改變建筑結構的受力系統(tǒng)或增加建筑結構的完整性。
2)增強構件加固法不能采用新構件時,對原構件進行加固,提高承載力和抗震能力??刹捎蒙鲜鰳嫾庸谭椒?粘貼鋼板加固法、外粘型鋼加固法、粘貼碳纖維復合材加固法、增加截面加固法等。
3)耗能減震加固法通過在結構某些部位增加耗能減震裝置,以減少地震反應。
4)隔震加固法通過設置隔震層,將地震變形集中在隔震層上,從而減少對原有結構的地震作用。